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2025年05月10日 | 星期六

2025年5月10日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 检察新闻 > 宁检动态 > 正文
主题教育丨检察先进典型丨杨永军:践行为民宗旨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3-06-09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网站    作者:单曦玺    【打印本页】    字体: [][ ][ ]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
2023-06-09

1.jpg

  “挂职锻炼,让我对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理解。无论身处何处,我都将坚守检察为民情怀,做优做实人民至上,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检察温度。”重回控申岗位的杨永军说到。

  2022年5月,受组织选派,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杨永军来到彭阳县古城镇挂职,担任镇党委副书记。一年来,杨永军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充分发挥法律专长,以扎扎实实的工作,让群众的安全感更足、获得感更实、幸福感更满,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肯定。

  “群众急啥,咱就先解决啥!”抱定这样的念头,杨永军一到岗就开始走村串户,了解民意。

  75岁的潘大爷,是他包片帮扶村里的单老户,住的房子破败,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杨永军记下这一情况,协调县乡村振兴、住建部门,为潘大爷新建了28平米的安全住房。同时针对类似情况逐户开展摸底调查,共新建、翻建、加固了村里安全、面积不达标的其他28户35间住房,解决农户安全饮水问题13户。搬新家时,潘大爷笑着说:“共产党真好,让我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

  杨永军为村民办了好事,村民们信任他,遇到困难便主动找他出主意。“杨书记,我们今年青贮玉米收成不错,想再买几个牛犊子,还想加盖个牛棚,但兜里没钱,怎么办?”

  杨永军结合脱贫户小额信贷工作,向村民们宣讲政策法律,把贴息优惠给村民讲透,把法律责任和风险给村民理清,帮助村民卸下包袱,充分利用国家金融惠农政策投资生产、接续产业,解决难题。2022年,全镇实现了3600余万元的脱贫户小额信贷放款。针对少数农户往年贷款逾期未还款情况,杨永军主动上门了解情况,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帮助农商银行收回未还贷款40万元。对确因家庭困难、产业失败无力偿还的协调多部门及时启动代偿机制,共代偿20余万元逾期信贷,在帮助群众解难题、促发展的同时,做好风险防控,维护农村金融秩序稳定。

  杨永军来古城镇任职前,村民们碰到和法律打交道的事就发愁,知道他是检察院来的“懂法”干部,掰扯不清的矛盾就找他“评理”。杨永军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控申检察工作经验,深入庄头、地头、炕头向村民说理释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余件,促成“事了人和”。与此同时,还结合身边事,周边案,见缝插针向群众宣传《民法典》等法律,培养打造一支熟悉法律政策的“法律明白人”队伍,让他们在课程培训、实务演练和矛盾调处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构建起决策民主、遇事依法、处事用法的基层善治新模式。

  2022年,古城镇发生了一起恶性刑事案件,受害人身心受损严重,治疗康复费用不菲且无着落,受害人亲属情绪激动。面对上述情形,杨永军第一时间安抚受害人亲属,同时启动民政救助响应机制,将受害人纳入救助范围,并将该司法救助线索移送至当地检察机关,对受害人救助1万元,解了燃眉之急,让受害人家庭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和司法温情。在杨永军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古城镇的村民渐渐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

  “乡村振兴,既要着眼当下,更要眺望未来。文化建设孕育着乡村的未来,回应着村民的期盼。”杨永军说。挂职一年,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编纂完成了《古城记忆》一书。这是彭阳建县40周年的献礼工程,该书以详实的史料、丰富的内容全方位展现古城人文历史和发展成就。杨永军作为执行总编,历时九个月,完成了构思篇目章节、制定工作方案、搜集整理资料、编辑撰写文稿等大量工作,期间他经常深入文物保护现场、街头巷尾、老一辈人家中,在档案馆、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最终编纂完成文字40余万、收集各类图片200余幅,凝聚起古城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汇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的文化自信。

  “古城的干部群众对我的帮助最大”。杨永军5月份挂职期满回到自治区检察院工作,古城的一方山水和老百姓的冷暖期盼仍让他牵挂,他将结合主题教育,继续关注并尽自己最大努力参与到古城的乡村振兴工作,一如既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曦玺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网站